汪贻广团队在肿瘤纳米疫苗研究中取得进展
近日,学术期刊《Nano Letters》在线发表了我室汪贻广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“A pH-/enzyme-responsive nanoparticle selectively targets endosomal Toll-like receptors to potentiate robust cancer vaccination”(pH/酶程序响应型Toll样受体选择性靶向智能肿瘤纳米疫苗)。
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,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、肿瘤疫苗等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治疗、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三种传统疗法之后的新兴治疗方法,以其相对高效低毒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。其中,Toll样受体(Toll-like receptor, TLR)激动剂可作为肿瘤疫苗的优良佐剂,与铝佐剂、乳剂佐剂等临床应用的传统佐剂相比,具有免疫活性高、作用机制明确的优势。但以咪唑并喹啉(IMDQ)为代表的小分子TLR激动剂在全身快速分布,易导致头痛、发热甚至细胞因子风暴等不良反应,目前在临床上只能以乳剂、凝胶剂等外用剂型给药,应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。而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能够改善小分子药物的药动学行为,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,降低毒副作用。
汪贻广研究团队基于课题组已有的pH超敏感(Ultra-pH-sensitive, UPS)纳米技术平台,设计了一种基于Toll样受体激动的智能肿瘤纳米疫苗(TLR activating nanovaccine, TNV),该纳米疫苗可引流至淋巴结并有效蓄积,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后,依次响应内吞体中的酸性环境及组织蛋白酶,释放出游离IMDQ,从而激活位于内吞体内膜上的TLR7/8,诱导强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,并降低药物全身分布导致的副作用,实现了免疫佐剂IMDQ的高效低毒递送。
在纳米疫苗TNV中,TLR7/8激动剂IMDQ通过酶敏感键GFLG与UPS聚合物的疏水嵌段共价结合,通过协同性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。体内实验结果表明,该制剂可蓄积于淋巴结中,对小鼠黑色素瘤和结肠癌均具有良好的肿瘤预防和治疗效应,并且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记忆,为佐剂的递送和肿瘤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。
北京大学药学院汪贻广研究员为本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。北京大学药学院2021级博士生夏鹤铭和博士后秦蒙蒙为论文的第一作者。论文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支持。
左起:秦蒙蒙、汪贻广、夏鹤铭
论文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nanolett.2c00185
【汪贻广研究员简介】
汪贻广,博士,北京大学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药学院药剂学系主任、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,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。主要从事智能纳米药物递送及疾病诊疗研究,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,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. Mater.、Nat. Commun.、Angew. Chem. Int. Ed.、Adv. Mater.、Adv. Funct. Mater.、Adv. Sci.、Nano Lett.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50余篇。作为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、北京市自然基金“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。先后获得2015年中国药学会-中恒青年药剂学奖、2017年中国药学会-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。目前担任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委会委员、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委会委员等。
(编辑:宋书香)